參加過的會議,大多沒效率。
不知道是不是公家機關的通病。
今天參加的行政會議也是這樣。
會議的最後,教師會長和級導師有意見,說開會開太久,等到他們可以講話的時間,都已經中午了……
 
 
根據開過的會,最浪費時間的是底下幾項:
 
一、念稿:
這是指有書面資料,還是要照著念一次的情形。
不知道意義在那裏?
書面資料是給與會人員自己看的,不是給報告人念給大家聽的(有這個必要嗎?)。
只有特別重要,或是文字的敘述沒辦法讓人理解的時候,才需要講解。
不然,就是用文字詳細說明。
浪費紙張?跟浪費時間比起來那一個重要?
二、當場發資料:
資料當場才發,與會的人就是那個時候才看到。
也就是說,來到會場才知道今天會有什麼議題。
這樣是沒辦法先準備應對的事情的。
一定要當場回答事情,有時候就會答非所問、不知所云、胡說八道,或是講一些不著邊際不切實際的官話(講了等於沒講)。
三、當場討論議題:
聽起來很怪,開會不就是要當場討論事情嗎?
這裏的意思是,在會議資料裏就要寫下需要討論的事情。
而且要先提出「可行」的幾個案子給大家先去思考。
開會時直接就討論要用那一個方案,和有那些需要調整、協調的事情。
 
看過網路上寫的,業界在開會時是怎麼開的?(這裏是指「會開會」的業界,當然還是有不懂開會的業界)
通常一個會如果開到三十分鐘以上,已經是很恐怖了。
正常來說,一個議題是兩分鐘之內結束。
結束是指議題定案,然後後續會去執行。
公告週知的事,連討論的必要都沒有,看過就要知道了。
 
看過最殘忍的開會,是會場內沒有椅子的……
因為這樣才會很快的開完會……
 
至於說什麼因為大家遲到,所以會議比較慢進行之類的話,在業界是不成立的。
遲到是個人的事,會議是一定準時開。
沒聽到沒參與到,怪誰?
 
 
不知道下週一的會,會開到幾點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hnkn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